当前位置:

敲黑板,茶叶包装这些地方可能会让你“倾家荡产”

发布日期:2018-03-06    来源:汇包装    责任编辑:hry 阅读:20794 收藏:0

生活中,很多生产者和经营者都比较重视茶叶质量问题,而容易忽视茶叶标签规范问题。然而,茶叶标签可不是小事哦,稍不注意,就可能招致不必要的损失。

案例一:某茶叶店从茶农处购入茶叶,在店内自行用某厂家的外包装分包销售。经调查发现茶叶店不仅销售标签虚假的产品,还无证分装茶叶,依法处约18万元的罚款。

案例二:重庆某超市因售卖营养标签不全的苦荞茶,被法院判决退还消费者货款478元,并支付赔偿金4780元。

66c800061c6e2cf7a2b3.jpg

目前,茶行业在产品包装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规划的地方。这些不规范的结果往往会被职业打假人盯上。几十块钱的茶叶可能会把你几个月甚至一整年的利润都赔进去。比较倒霉的,还有赔偿完了又被处罚款的,基本上算是一年白干,辛辛苦苦一年变成了“杨白劳”。

66c800061c662f2382f0.jpg

针对以上问题,在制定茶叶包装的时候,标签上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?

1、茶叶等级:所生产茶叶产品的执行标准有规定“特级、一级、二级、三级”的时候,可以在包装上注明是“特级、一级”等这样的等级标准。如果是使用的企标,企标中有规定类似的“特级、一级”的等级,也可以标注等级。但如果标准中并没有规定什么等级,那只写一个“合格品”即可,或者干脆什么等级都不写,不写等级不代表就是有什么问题。

2、生产日期、保质期:生产日期在中国是非常重要的质量标志,也是衡量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状况的重要依据,故生产日期如实打印即可,不要出现什么早产日期,冒充“明前茶”之类的。企业一旦被发现修改过生产日期,那么所有生产、销售过的产品,都会被默认为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,一旦要召回,企业一两年利润就要全部打水漂。

保质期:标准中已经规定好的保质期时间段,就不要出现超过这个规定的时间段。比如,标准中规定了保质期是12个月,那么你的保质期就不要超过12个月,可以是9个月,12个月都可以。

3、不要冒充知名产地:例如碧螺春、西湖龙井均是比较知名的产地、品牌,于是很多人便想各种歪主意的,不在规定产地范围的也想标知名产地,或者是从文字上打个擦边球,想让顾客误认为“即使没有知名品牌,但也是知名产地”的产品,最终是落到了个“自己抽自己嘴巴”的地步。

4、不要标什么“手工制作、野生”或者类似意思的词语:茶叶炒制的时候,本来大家的炒制方法一直都是手工炒制的,就是当前诸多茶叶的制茶工艺也是手工炒制(或机器辅助),炒作“手工制作”就好像是你去吹“我走路都是用腿走的”,纯粹是画蛇添足的动作。

另外是“野生”、“野外采摘”、“天然”、“自然”之类的词语,这和“手工制作”都是一样性质的词语。有什么农产品不是天然的呢?大米、小麦、土豆,统统都是天然的,都是自然界植物自己生长的结果。

5、生产许可证:茶叶的生产是需要食品生产许可证的,没有许可证的企业、店铺可以申请许可证,或者委托给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做代加工(就是贴牌产品),但千万不可以冒用别人的生产许可证号,更不能自己编造一个号码写上去。否则,让你倾家荡产还是有可能的。

综合以上几点,如果你能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,那么你的产品可以减少9成的投诉举报问题。

其中散装茶叶大包装袋上没有产品相关信息,属于“三无产品”,此种情况容易造成罚款。所以商家要做好散装茶叶信息标示工作。销售散装茶叶的,要标注茶叶名称、生产日期、以及生产(供货)者名称、地址、联系方式。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》第四十二条: 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。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:

(一)名称、规格、净含量、生产日期;

(二)成分或者配料表;

(三)生产者的名称、地址、联系方式;

(四)保质期;

(五)产品标准代号;

(六)贮存条件;

(七)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;

(八)生产许可证编号;

(九)法律、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必须标明的其他事项。


注意茶叶包装这些地方,会很大程度上避免一些意外的发生。


本文来源:汇包装